你在这里

麦德林“汉语俱乐部”之中华餐桌礼仪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5日,麦德林孔子学院举办了本月的“汉语俱乐部”活动。此次活动以 “餐桌礼仪”为主题,向孔院学生和麦德林汉语爱好者展现了中华餐桌礼仪的基本常识和来源。

       首先,麦德林孔子学院志愿者通过PPT介绍了“餐桌礼仪”中的座次规则以及筷子使用技巧。中华文化中的餐桌礼仪包括入座礼仪,进餐礼仪,餐后礼仪,餐桌禁忌等等。餐桌礼仪可谓是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的时候较为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就已经形成,后来受到孔子的称赞与推崇,也成为后世君主展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一个重要部分。到了清代,中餐礼仪也吸纳了一些西式习惯。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中餐礼仪接纳。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餐饮礼仪日趋科学合理化。在PPT的展示中,参加者对中餐礼仪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时不时提出问题,志愿者还与参加者们愉快地分享了南北方不同的餐桌礼仪。

       最后,麦德林孔院志愿者通过视频向大家展示了筷子在中华文化中的魅力。在中国文化中,筷子不仅仅是用餐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志愿者教师的帮助下,活动参加者慢慢学习使用筷子的诀窍。

       中华的餐桌礼仪不仅仅是饮食文化的体现,更是中国人明礼,尊老爱幼等优秀品质的体现。中国是有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在餐桌礼仪方面尤为重视,学习餐桌礼仪也是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课。